第599章 孙策兴师,曹操猎艳(2 / 5)

济公传奇 王钟亭 6869 字 12天前

丹阳。孙策舅吴景,当然接纳,且嘱咐孙策归迎母弟,同至丹阳。

孙策遂返至舒城,奉母吴氏,及弟孙权、孙翊、孙匡,与一幼妹,共同抵达曲阿,依父庐墓旁居住;辗转召募壮士,得数百人,寻为泾县贼帅祖郎所袭,丧失过半。

没奈何再往见袁术,涕泣拜求,愿给还亡父部曲,袁术始将孙坚遗众拨出千余人,交孙策收领。仍然不肯全给。表拜孙策为怀义校尉,且谓当迁任九江太守。

孙策拜谢而出,收集乃父旧部,自立一营,故将程普韩当黄盖等,亦归麾下。

有一骑士犯军令私逃,奔入袁术军营,匿居内厩,孙策察知情隐,率吏掩捕,牵出斩首;因诣袁术谢罪。

袁术答说道:“叛兵应当共恨,不杀何待,毋庸言谢!”

袁术此语又似明白。孙策乃趋退。军中始知孙策胆略,不敢轻视,就是袁术部将乔蕤张勋,亦皆服策英明,互相敬礼。

袁术尝自叹道:“使我有子如孙郎,死亦无恨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话虽如此,惟心中总不免怀忌。九江太守出缺,仍不肯使策代任,另用丹阳人陈纪接任。

后向庐江太守陆康,征米三万斛,不得如愿,乃遣孙策攻打陆康;临行与语道:“日前错用陈纪,致负前言,今烦卿攻拔庐江,便当令卿为庐江守了!”

孙策领兵往攻,力战数次,得将陆康逐去。据有全城,向袁术报捷。谁知袁术又召孙策回郡,另委故吏刘勋为庐江太守;孙策自然是怨恨袁术,不过因兵力未充,勉强服从袁术命令,将庐江城交与刘勋,怏怏引归。

适朝廷遣侍御史刘繇,东下为扬州刺史,州治本在寿春,因寿春为袁术所占据,乃改至曲阿,逐去丹阳太守吴景,及都尉孙贲,吴景与孙贲退居历阳,报知袁术。

袁术愤不可遏,即使故吏惠衢为扬州刺史,更命吴景为督军中郎将,与孙贲共击刘繇。心目中已无汉帝。刘繇令部将樊能于麋陈横屯江津,张英屯当利口,分头防守。吴景等屡攻不克,丹阳人朱治,前为孙坚校尉,此时复归孙策,劝孙策往助吴景,收取江东。

孙策因进白袁术道:“亡父前在江东,本有旧惠,今愿助舅氏共略横江,横江得下,可招募土着人士,能得三万兵甲,上佐明公,天下可不难平定了!”

袁术知孙策隐怀怨望,但闻刘繇据住曲阿,兵力不弱,且有会稽太守王朗,为繇后援,总道孙策未能与敌,乐得听他出去,败死无怨。好良心!遂令孙策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事。

孙策部下兵只千余人,马只数十匹,容易部署,即日启行,途中招徕宾从,陆续趋集;及抵历阳,差不多有五六千人了!

孙策母吴氏,及弟妹五人,已随吴景至历阳,孙策谒母即行,乘便寄书周瑜,请他出师;周瑜有从父周尚,方为丹阳太守,由周瑜前往省视,途次接得孙策书信,遂向丹阳贷粟借兵,顺道迎接孙策。

孙策大喜道:“公瑾远来,我事必谐了!”遂进攻横江,捣入当利口,击走守将张英,与吴景孙贲等会师;再破樊能等军,渡江入牛渚营,尽得粮谷战具,军势大振。一鸣惊人。

时有彭城相薛礼,下邳相笮融,俱走依刘繇,推刘繇为盟主;薛礼据秣陵城,笮融屯县南,孙策先领兵攻融,

笮融出营交战,被孙策击败,伤亡五百余人,奔入营中,不敢再出。

孙策移攻秣陵,日夕猛扑,慌得薛礼手足无措,乘夜溃走。

孙策得入秣陵城,安抚居民,禁兵侵掠,忽然有探马入报,乃是樊能于麋等,复袭夺牛渚营,断孙策归路;孙策奋然起座,当即督兵回攻,大破樊能于麋。擒获万余人,能麋等统皆遁去,因复转而攻击笮融。

笮融,丹阳人,一开始聚众数百人,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