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曹操平贼党,朱儁下坚城(1 / 6)

济公传奇 王钟亭 7338 字 12天前

却说黄巾贼军波才,被中郎将皇甫嵩击败,觅路乱奔,途中又多次为官军所阻;为首将领,乃是骑都尉曹操。奸雄发轫。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乃是沛国谯郡人,出身官宦世家,《三国志》中称其为西汉相国曹参之后,《魏书》中说曹操的祖先乃是黄帝,高阳帝时期,陆终之子晏安,本为曹姓。曹操本家祖原姓夏侯氏,因为父亲曹嵩乃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所以故冒姓为曹。宦官曹腾历侍四代皇帝,颇有名望,汉桓帝在位时,被封为费亭侯,曹嵩继承了曹腾的爵位,在汉灵帝刘宏在位时官至三公之首的太尉。

年少时期的曹操机智警 敏,擅长随机应变,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

曹操的叔父因不满其游手好闲,多次向曹操的父亲曹嵩告状。曹嵩当时任东汉高官(太尉),对曹操严加管教。为了摆脱叔父的监督,曹操设计假装中风,叔父见状急忙告知曹嵩,曹嵩急忙前往抚慰看视,这个时候,曹操已然起立。曹嵩看见曹操情况正常,于是问曹操道:“汝病已全愈否?”

曹操答言无病,其父曹嵩复问道:“汝叔谓汝中风,怎说无病?”

曹操佯作惊疑状,说道:“儿并未中风,想来是叔父恨儿,乃有是言!”父可欺,何人不可欺?曹嵩听见儿子并称叔父因厌恶自己而诬告。此后曹嵩不再信任其弟的告状,曹操得以更加恣意行事。??

乡人见他斗鸡走狗,行同无赖,相率鄙夷,独梁国人桥玄,曾经为太尉。梁国人桥玄和南阳人何颙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如今天下将要发生动乱,非命世之才不能解救,能够安定天下的,岂不是你吗?”汝南人许劭以知人着称,他也曾评价曹操为“太平时的奸贼,乱世时的英雄”。(孙盛《异同杂语》记载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何颙亦言汉室将亡,惟曹操可安天下。未免高视阿瞒。曹操因此自负,经常与两人往来。桥玄复嘱操道:“君尚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当得蜚声,幸勿自误!”

曹操应命自去。这许子将乃是许劭的表字,许劭乃是前司徒许训之从子,籍隶汝南,许劭自幼好读史书,品评人物,与堂兄许靖每月开展月旦评,识拔樊子昭、虞永贤等人才,还揭露虚伪行径,受到人们尊敬。许劭年轻时就已有较高的名望,汝南太守徐璆听闻其贤名,便请其担任汝南郡功曹,官府的人得知后都主动端正自己的言行。

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注释过《孙子兵法》。这些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

到曹操前往拜见许劭的时候,许劭正为郡功曹,延请曹操入室,互谈世事,曹操却应对如流,惟许劭随便酬酢,或吐或茹,累得曹操烦躁起来,禁不住质问道:“操奉桥公训诲,特来访君,君素善衡鉴,请看操为何如人?”

许劭微笑不答。已经瞧透。曹操愤然道:“见善即当称善,见恶即当言恶,奈何善恶不分,徒置诸 不答呢?”

许劭为曹操所逼,方应声道:“汝系治世能臣,乱世奸雄!”确是至论。曹操毫不动怒,反大喜道:“君真可谓知己了!”曹操亦自认为奸雄。遂告别许劭还里。

熹平三年(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推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当时称雒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汉灵帝刘宏宠幸的小黄门(宦官,太监)蹇硕当时风头正盛,他的叔父提刀夜行,刚好违反了汉朝廷的禁令,曹操毫不留情,立刻下令让人把将蹇硕的叔父抓起来,用五色棒将他打死。于是,“京师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