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文姬救弟,孙寿肆淫(1 / 6)

济公传奇 王钟亭 7416 字 14天前

却说李固和杜乔,虽然相继被免职,但是尚在京都中居住;为何不速归?那些外戚中宦,大都因为他们平素抗直,皆引为大患。

汉桓帝即位以后,宦官唐衡、左悺等,共同入内宫向皇帝进谗言道:“陛下之前当即位时,李固、杜乔,首先抗议,谓陛下不应奉汉宗祀,真正可恨!”

汉桓帝刘志听了,也不禁愤怒起来。会值甘陵人刘文,与南郡妖贼刘鲔交通,讹言清河王当统天下,意欲立刘蒜邀功,当下劫住清河相谢暠,持刀胁迫道:“我等当立王为天子,君当为公,否则与君不便!”

谢暠不肯听从,怒目相叱,致被刘文等人杀死。清河王刘蒜,素来严格持重,颇有纪律,听闻得国相被劫,忙令王宫卫兵,出去救护。卫士等见谢暠被杀死,当然奋力与斗,刘文、刘鲔,部众无多,一时抵敌不住,立即遭缚,推至清河王面前,还有何幸,自然奉命伏诛。偏朝廷不谅苦衷,反信奸人蜚语,弹劾刘蒜不能无罪,坐贬为尉氏侯。

刘蒜本无反意,遭此冤诬,愤不欲生,竟仰药自尽。死得冤苦,但亦等诸匹夫匹妇之为谅,不足成名。

梁冀趁此机会,诬称李固、杜乔,与刘文、刘鲔通谋,请逮捕治罪。

梁太后素来知晓杜乔之忠,下令不许抓捕杜乔,梁冀即收押李固下狱,逼迫令其诬供。李固怎肯承认?李固有门生王调,贯械上书,替李固讼冤;还有河内赵承等数十人,亦自伏斧鑕,诣阙通诉。梁太后诏令赦免李固,李固得释出狱;行至都市,百姓统欢呼万岁。梁冀闻报大惊,复入宫报告于梁太后,极言李固买服人心,必为后患,不如趁早伏法。

梁太后尚未允许,梁冀竟然擅传诏命,复将李固捕入狱中。李固自知不免,因在狱中缮好手书,托狱吏转交太尉赵戒,司空胡广,书中略云:

固受国厚恩,是以竭尽股肱,不顾死亡,志欲扶持王室,比隆文宣。何图一朝梁氏迷谬,公等曲从,以吉为凶,成事为败乎!汉家衰微,从此始矣。公等受主厚禄,颠而不扶,倾复大事,后之良史,岂有所私?固身已矣,于义得矣,夫复何言!

赵戒和胡广得了固书,明知李固是当代忠臣,为梁冀所害,但若出头救李固,也恐触忤权奸,非惟富贵不保,连身家性命亦且难存,因此不敢代为上讼,只是心中悲愧,长叹流涕罢了。

千古艰难,惟一死。此外公卿大臣,名位较卑,乐得袖手旁观,免遭横祸。可怜一位为国尽忠的李子坚,(子坚即李固字)竟然就此死于非命,享年五十有四。

梁冀既杀李固,复使人胁迫杜乔道:“请早裁决,尚可保全妻子!”

杜乔还没有领受到朝廷的明诏,又怎么肯为了梁冀的私言,便轻易去就死。到了次日,梁冀派遣骑士至杜乔府邸探视,并不闻有哭声,乃入宫报告梁太后,极言杜乔怨望不道,也不待梁太后下命令,即自作主张逮捕杜乔,抡其下狱,当夜则让人对杜乔施种种酷刑,杜乔最后暴亡。

大将军梁冀诛杀李固、杜乔,将二人尸身暴露在都城北边四通八达的大路上,并下令谁敢靠近他们尸体哭泣就治谁的罪。

当时李固的弟子郭亮,刚刚年满十五岁成童,游学于洛阳,知道老师李固惨死的事情,于是左提章钺,右秉鈇锧,诣阙上书,乞求能安葬李固的尸身,汉桓帝不许,无计可施的郭亮只能重新回到李固的尸身旁,陈辞于前,于是守丧不去。

夏门亭长呵斥他说:“李固、杜乔二公为大臣,不能安上纳忠,而兴造无端。卿曹何等腐生,公犯诏书。干试有司乎?”

郭亮回答说:“亮含阴阳以生,戴乾履坤。义之所动,岂知性命,何为以死相惧?”

夏门亭长听了,叹声说:“居非命之世,天高不敢不踞,地厚不敢不蹐。耳目适宜视听,口不可以妄言也。”

夏门亭长亦是有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