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阴皇后妒妒怨恨邓贵人,已经被汉和帝有所察觉,为此随时加于提防,到了永元十四年间,竟有人告发阴皇后,谓与外祖母邓朱等人,共为巫蛊,私下咒诅等情事。
汉和帝即令中常侍张慎,与尚书陈褒,会同掖庭令,捕入邓朱,并二子邓奉、邓毅,及皇后弟弟阴轶、阴辅、阴敞,一并到案,严刑拷讯。三木之下,何求不得?当即录述口供,证明咒诅属实,应以大逆不道论罪,定谳奏闻。
汉和帝已经与阴皇后不和,见了张慎等复奏,也不愿顾及旧情,便命司徒鲁恭,持节至长秋宫中,册废皇后阴氏,徙居桐宫。
鲁恭由侍御史擢升至光禄勋,累蒙宠信。这个时候,司徒刘方,坐罪自杀,继任为光禄勋吕盖,不久又罢,遂升鲁恭为司徒。
鲁恭奉命废后,阴皇后已无计可施,只得缴出玺绶,搬向桐宫居住。长门寂寂,闷极无聊,即不气死,也要愁死。何况父亲阴纲仰药自尽,弟弟阴辅又死在监狱,外祖母邓朱,及母舅奉毅,并皆为刑杖所伤,陆续毙命。
阴邓两姓家属,全部流放到日南郡比景县(越南中部地区),阴氏的宗族亲属及其内外兄弟都被免官后遣送还乡。
阴皇后单剩了自己一身,凄惶孤冷,且悔且愤,且愤且悲,整日里以泪洗面,茶也不饮,饭也不吃,终落得肠断血枯,名登鬼箓,一命呜呼。谁叫你心量狭窄。宫人报闻汉和帝,总算发出一口棺木,草草收殓尸体,即日舁出宫外,藁葬平亭。
邓贵人听闻阴后被废,却还上书劝阻,太觉得假惺惺了。汉和帝当然不从。邓贵人即自称疾笃,不敢当夕,约莫有好几旬,有司请续立皇后,汉和帝说道:“皇后为六宫领袖,与朕同体,承宗庙,母天下,岂可率尔册立?朕思宫中嫔御,只邓贵人德冠后庭,尚可当此!”
这数语为邓贵人所闻,连忙上书辞谢,让与后宫周冯诸贵人。好容易又是月余,汉和帝决计立邓贵人为后,贵人且让至再三,终因优诏慰勉,方登后位。也好算得大功告成了,宫廷内外,相率庆贺;梦兆相法,果如前言。
阴皇后在位时,四方各国进贡方物,都按照奢侈程度划分高低,各种器物都饰以金银;自从邓绥成为皇后,万国贡献的奢靡之物一律禁绝,岁时季节只需进贡纸墨。为此举为蔡伦改进造纸术提供了物质条件。
汉和帝每次想封爵邓绥家族,邓绥往往谦让苦苦哀求不让进行,所以邓绥的哥哥邓骘在整个汉和帝之世不过是一位虎贲中郎将而已。
汉和帝崇尚儒术,选用正士,颇与乃父相似。
沛国洨县(今安徽省固镇县)人氏陈宠,乃是前汉尚书陈咸曾孙,陈咸当初避王莽之祸而辞职,隐居不仕。常告诫子孙议法,宁轻毋重。及东汉中兴,陈咸已经早殁,其孙躬出为廷尉左监,谨守祖训,未敢尚刑。陈宠即是陈躬之子。
陈宠年轻时即任州郡吏,后被征召到鲍昱的司徒府任属官。又转任辞曹,掌管狱讼事宜。凡经他处理的案件,无不使人心悦诚服。因此,鲍昱让他代为撰写《辞讼比》七卷、《决事都目》八卷(均失传),上报皇帝,获准颁布施行,成为官府办案的法律依据。
汉章帝即位后陈宠受命为尚书。当时,官吏办事多偏严酷,他奏请改变前代烦苛之法,主张在严明之后济之以宽。皇帝真诚地采纳了他的意见,诏示司法部门禁用酷刑,解除不合理的禁令,废除苛刻的法律条文,重审案件五十余起。后来,此诏示被载入法令。
陈宠谨慎周密,讲究人臣之理,但不以慎独为苦,谢绝人情往来,因而很受朝廷器重。皇后之弟、侍中窦宪举荐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县令张林为尚书。汉章帝征求陈宠意见,陈宠认为张林虽有才能,但不清廉。后来,张林虽经窦宪力荐而被任用,却因贿赂、贪污而犯罪。和帝即位后,窦宪掌权。窦宪建议窦太后让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