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一面颁发诏令道:
方今上无天子,下无方伯,若涉渊水,而无舟楫。夫万乘至重,而壮者虑轻,实赖有德左右小子。高密侯禹,元功之首;东平王苍,宽博有谋;其以禹为太傅,苍为骠骑将军。弼予小子,钦哉惟命!
原来东平王刘苍,是汉明帝同母之长弟,自幼便好读经书,博学多才,颇有智慧。他的眉毛胡须长得很美,腰带长八圈,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便对这位亲弟弟非常钦佩,继位后对刘苍更加器重,
永平元年(58年),东平王刘苍被汉明帝刘庄任命为骠骑将军,留在京师辅政,位在三公之上,置长史掾史员四十人。东汉四府的掾属都没有四十人,汉明帝特别设置来优待刘苍。刘苍因此成为东汉时期在朝辅政的藩王。同时汉明帝封刘苍的儿子为县侯,而且以东郡的寿张、须昌,山阳郡的南平阳、橐、湖陵五县来赠给东平国,位居三公上。
高密侯邓禹,年已垂老,自从关中东归,深居简出,不求荣利。有子十三人,各使学成一艺,修整闺门,教养子孙,俱可为后世法则。光武帝刘秀在位时,曾因他杖策定谋,足为功首,所以特加宠异。邓禹就职逾年,已是永平纪元,汉明帝刘庄因邓禹是先帝元勋,拜为太傅,朝见时令他东向站立尊如宾客,甚见尊宠。居岁余,卧病,刘庄几次亲临问候。
朝贺以后,邓禹即患癃疾,好容易延至五月,禄寿告终,享年五十七岁。汉明帝优加赙赠,予谥曰元侯。分邓禹封为三国,令邓禹长子震嗣爵高密侯,次子袭封昌安侯,三子珍封夷安侯。接连是东海王刘强,亦已病故,讣至阙下,汉明帝从阴太后出幸津门亭,遥为举哀,使司空冯鲂持节至鲁,护理丧事。诸王及京师亲戚,一体会葬,予谥恭王。刘强本封东海,嗣加鲁地。见前。从前鲁恭王刘余,景帝之子。好筑宫室,建造灵光殿,规模宏敞,虽经变乱,此殿独存。光武帝怜刘强无罪,自愿逊位,故特加给鲁地,令他徙居鲁殿,安享天年。偏刘强寿命不永,殁时只三十四岁。遗疏以子政不肖,未便袭封,愿仍还东海郡,让还鲁地。汉明帝不忍依从建议,仍使政承袭旧封。
且说西海一带,西海即青海。向为羌人杂居地。
秦初有无弋爰剑的人,原为秦国俘虏的羌人奴隶,因“无弋”为羌语对奴隶的称谓而得名。逃亡时藏匿于岩穴,秦军放火焚烧洞口但未致死,传说有虎形影像护其逃生,羌人见此异象视为神迹而拥戴为首领。
无弋爰剑逃亡期间与遭劓刑的羌女结为夫妇,其妻以散发覆面遮蔽伤残容貌,形成羌人披发的风俗传统。定居于河湟流域(今青海湟中至甘肃兰州西部),将活动范围扩展至洮河源头、西倾山与尕海湖区域。
无弋爰剑将中原农耕技术引入羌人社会,主要变革包括:
教授五谷种植技术,推动河湟地区从游猎采集向农业转型,传授牲畜蓄养方法,发展牛羊马等六畜规模化畜牧和推广定居生活方式,促进部落人口快速增长,其治理下羌人部落形成二十六个主要部族,至秦汉时期发展为一百五十余支,分布范围涵盖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
秦汉时叛服靡当,汉武帝始遣将军李息,讨平群羌,特置护羌校尉。汉宣帝因先零羌寇边,复使后将军赵充国,击破先零,屯田设戍。汉元帝时又有叛羌,再遣右将军冯奉世出剿,才得平定。自从爰剑五传世至研,颇称豪健,威服诸羌,子孙遂以研为种号。再传八世,又出了一个烧当,雄武与研相同,子孙更自名为烧当种。王莽末年,中原大乱,四夷内侵,羌人亦还据西海,入寇金城。当时隗嚣据有陇西,不能平羌,索性发粟接济,诱他拒汉。嗣经来歙马援两将军,一再征讨,羌势少衰。独烧当玄孙滇良,为先零卑湳诸羌所侵,发愤图强,招携怀远,竟得收集各部,袭破先零卑湳,据有两羌土地。滇良死后,子滇吾嗣,辗转收抚各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