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明帝刘庄继承大统,即日正位,年已三十岁,命太尉赵熹主持丧事。时经王莽新朝战乱后,旧典多散佚无存,诸王前来奔丧,尚与新天子杂坐同席,藩国官属,亦得出入宫省,与朝廷百官无别。
赵熹独正色立朝,横剑殿阶,扶下诸王,辨明尊卑;复奏遣谒者,监视藩吏,不得擅入,诸王且并令就邸,只许朝夕入临;整礼仪,严门卫,内外肃然。不可谓非赵熹才能。尊皇后阴氏为皇太后,奉葬光武帝于原陵,庙号世祖。光武帝刘秀曾有遗言:一切葬具,俱如孝文帝制度,务从节省,不得妄费。因此多从朴实,屏去纷华。志此以见光武之俭。
山阳王刘荆,为汉明帝同母弟,光武帝的第九子。建武十五年,封山阳公;建武十七年,进爵为王。
山阳王刘荆个性刻薄阴狠,专喜暗害人,有才能而喜文法。当闻光武帝丧,入临之时,哭亦不哀。
光武帝刘秀驾崩,刘庄继位,刘荆对此很是不服气,他认为自己才是应该继位的第一人。在不满意中,蓄意造反。
刘荆认为他才是继承人的最佳人选,是因为他有能力,“有才能喜文法”。刘庄虽然心含慈善,忠厚待人,可从小跟随父亲刘秀出入战场,也是颇为出色。刘荆明白自己的实力还不行,直接跟兄长刘庄对峙肯定不行。于是,他打算利用刘强合谋。
刘强是光武帝刘秀的长子,他母亲是郭圣通,当初刘秀为了创建基业,利用郭家的势力,与郭圣通结婚。后来,在郭家势力的帮助之下,光武帝刘秀统一了天下,就废了郭圣通皇后,而立阴丽华为皇后。刘强作为刘秀的长子,因为母亲郭圣通的后位被废,随之其太子位也被废了,被封为东海王,光武帝刘秀改立刘庄为太子。
刘荆认为大兄刘强一定是心存怨恨的,定会与自己合伙。于是伪作飞书,用函密封,嘱使苍头冒充郭况(刘强的舅父)的家奴,送交东海王刘强。东海王刘强将书信展开一阅,大为惊异。但见书中写着:
君王无罪,猥被斥废,而兄弟至有束缚入牢狱者;(指沛王刘辅事。)太后失职,别守北宫,及至年老,远斥居边,海内深痛,观者鼻酸。及太后尸柩在堂,洛阳吏以次捕斩宾客,至有一家三尸伏堂者,痛亦甚矣!今天下有丧,弓弩张设甚备,梁松饬虎贲吏曰:“吏以便宜从事,见有非法,而拘常制封侯,难再得也!”郎官窃恶之,为王寒心屏息。今天下方欲思刻害王以求功,宁有量耶?若归并二国之众,东海与鲁。可聚百万,君王为之主,鼓行无前,功易于泰山破鸡子,轻于四马载鸿毛,此汤武兵也。今年轩辕星有白气,星家及喜事者,皆云白气者丧,轩辕女主之位。又太白前出西方,至午犹现,主兵当起。又太子星色黑,日辄变赤,黑为病,赤为兵,请王努力从事!高祖起亭长,先帝兴白水,何况于王为先帝长子,本故副主哉?上以求天下,事必举;下以雪沉没之耻,报死母之仇,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当为秋霜,毋为槛羊;虽欲为槛羊,又可得乎?窃见诸相工言王贵天子法也。人主崩亡,闾阎之伍,尚为盗贼,欲有所望,何况王耶?夫受命之君,天子所立,不可谋也。今嗣帝乃人之所置,强者为右,愿君王为高祖先帝所志,毋为扶苏秦始皇长子。将闾,秦始皇庶子。徒呼天也。
是书却无署名,不过来人传言,谓是大鸿胪郭况亲笔。东海王刘强亦不暇仔细询问,但将来使执拿住,解送宫阙之下,并将原书呈入朝廷。
汉明帝刘庄命令将使人关押在监狱,不令穷治,惟留心访问观察。知道此事乃是山阳王刘荆所为,欲假借东海王刘强之手,除掉自己和刘强。汉明帝刘庄心中思想刘荆是为自己胞弟,未便举发,只是在刘荆身边安插了亲信,一是监视刘荆,二是警告。刘荆第一次谋反失败后,依旧不死心,汉明帝因为包容,暂从隐秘。但遣刘荆出止河南宫,至丧葬事毕,首先令刘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