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陈老板那么有理想呢?(1 / 2)

刘长卿并没有正面回答崔鹏的问题,而是脚步放缓,过了几秒才道:“把建筑设计的很壮观、很漂亮,工艺超群,那叫文化;建造建筑的目的是为人服务,这叫文明。”

“比如这儿有个土豆,厨师水平高超,能用价值3毛钱的土豆炒一盘色香味俱佳的菜,卖出30元的价格,这叫美食文化。”

“同样是这个3毛钱的土豆,水平高超的厨师没有把它做成名贵的菜,而是随便用水煮熟,以4毛钱的价格卖给了一个饥饿的穷人,这叫文明。”

“我跟蒋校去见过两个设计院的建筑设计师,在跟他们的交流中,我只看到了文化。”

“但在韩老师这里,我看到了文明。”

“文化就像那盘价值30元的炒土豆,色香味俱佳,但并不是谁都吃得起,大部分人只能感慨厨师的技艺高超。”

“文明就像土壤,可以种下各种各样的植物,收获很多果实,当然,也能收获很多土豆。”

“有文化不一定代表有文明。”

“但有了文明,一定会产生优秀的文化!”

崔鹏讪笑道:“校长说的很高深,具有很强的哲学意味,我……呵呵,不是很懂。”

刘长卿看了崔鹏一眼,笑着点点头:“你给自己的定位是赚钱,那你就专心致志的研究如何赚钱,等以后赚了大钱,反过来捐赠一些给学校,不也是文明吗。”

“财富是文明的根基。你不能奢望贫穷苦难的环境里诞生文明,更不能将文明的终极目标定义为甘守苦难和贫穷。”

崔鹏略有所得,如此看来刘校长并没那么迂腐,至少不是那种满口仁义的道德君子。

如果是道德君子的话,那相处就太累了。

两人沿着操场散步聊天,讨论的话题也渐渐多元起来。

“刘校长,来这里之前,陈老板给我说了三个发展方向,坦白的讲,每个方向我觉得都挺有意思,也下功夫研究过。”

“有时候熬夜到凌晨一两点,十几天写了上百页笔记,可是越研究越迷茫,不知道从哪个角度下手,刘校长能给我个建议吗?”

刘长卿点点头:“嗯,先谈一下我这半年多来的感受,和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定位。”

“去年半年时间,我看了9门教材,听了20多名老师的课,发现学校的老师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照本宣科,教材上写什么,他们就讲什么,没有任何自己的思考,有些老师自己都未必能全部理解教材的内容,更不要提实践精神;”

“学生们也很敷衍,考试基本上都要画重点,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学生考不及格。”

“蒋校长很有激情,努力的想按照以前工业大的管理办法,把职业学校管理好。”

“但管理再怎么强化,老师们的授课方式和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却没有本质的变化。”

“所有人都像是在完成任务,管理者追求的是孩子们别出事;老师的目标是按部就班的把课讲完;孩子们希望的是这学期少挂几门课。”

“在他们身上,你看不到任何激情,看不到任何创新,看不到任何教育的意义。”

“就像一条流水线,招收一批学生进来,按在教室里加工一下,发个学历证书,然后推向社会。”

“只有大刀阔斧的从根本上改革,才能改变学校的现状,我的初步计划,是将学校的教育朝三个方向改进:教学型、实践型、科研型。”

“教学型,老师不论学历,最主要的是口才和表达能力,你要能把你教授的学科,用生动的语言和教学方式表达出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甚至能改进教材,让学生们有兴趣,能听懂。”

“实践型:教学跟实践结合,老师要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专业经验,能给学生们专业的指导。”

“科研型:类似于高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