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涞水关之变(2 / 3)

风起宁古塔 浪子边城 3273 字 2个月前

争之中。

真到那个时候,谁吞并谁,还要两说呢。

想着这些,夏光帝伏案写了一道密信。大致内容就是大凉派人过来索要齐国的十座城池,还是自己一番的斡旋之后,才变成了三座。

信中的最后,夏光帝还向汪昂然承诺,暂时失去的,以后大夏一定会帮着齐国成倍夺回来。

挑拨离间。

实为最寻常的手段。

拿了人家的东西,回头还要感谢自己。

此事之后,齐国与大凉就有了梁子,不用再担心他们会联合到一起来对付自己。

此为一箭双雕之计。

或许,汪昂然能够探知真相之一二。但那又如何?

大夏对大凉,可以低头,因为对方的军事实力足够强大。

可是齐国嘛,太弱小了,他是不敢与他大夏翻脸的。

且因为是自己推对方上位,就算是汪昂然现在想要投了大统,对方也不敢真的接纳他。谁知道是不是来做卧底的。

齐国,大夏吃定了。

还有宣国,敢自称大宣?当真是可笑,也不看看自己的斤两。

大凉有属于他们的骄傲,天下最强骑兵就在他们的手中,的确可以让他们在很多时候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但因为地域的原因,大凉太穷了。

草原之上,风调雨顺,水草茂盛还好。

可一旦出现了天灾,他们连过冬都会变得十分困难。

经济实力太弱,让他们有时候想要硬气,也做不到。

这一次,夏光帝拿出诏州三城,等于是点了他们的死穴,让他们明知道要被人利用,也不得不做。

好在,要对付的不是大统军,而是宣军。

宣国,偏安一隅的弱小之国罢了,从未真正放在大凉军的眼中。

罗漠然离开了皇宫之后,便有大夏官员与他接洽,送来了足足三千套大统军军服。

涞水关易守难攻,大统军派出二十万大军,也未讨得什么好处,便已证明了一切。

强攻之策,便直接被否了。以假乱真,发起突袭的计划便应运而生。

......

涞水关。

卫国公林四海的神色并不是太好。

昌都城内发生的事情早已经传了过来,其变化之快,让人应接不暇。

后来得知儿子和女儿早就跟着贾平安离开了昌都,去往了宁古塔,在这一场风波中并没有被波及,他那高悬之心这才放下。

只是他也知道,儿女的举动,是一定会牵连到自己的。

这从贤王已经登基成帝,涞水关战事也告一段落,但迟迟没有圣旨招自己回京,就可以看出一二。

显然,这是有人不放心自己了。

可是...他与贾平安真没有什么联系。

相反,在开城的时候,他还和这个女婿闹了一些的不愉快呢。

或许,有人会自作聪明,以为这是自己在与贾平安演的双簧吧。

有口难辩。

林四海也不想去辩解什么。

他是宣国的国公不假,但他效忠的是宣文宗,而不是现在的宣明宗。

前者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后者嘛,对自己抱有怀疑,这让他心中不爽,索性就开始摆烂,把军权交到了程然的手中。

但终究是靠军功成为的国公,突然间闲了下来,林四海还是很不习惯的。

“父亲,程将军来了,说是有要事相商。”儿子林大顺从外面走了进来。

抬头看了看天色,夜幕已然降临,天已经黑了,不知道这个时候程然过来所为何事。

“请吧。”

程然出现在林四海的面前,一见面便一副着急的样子说着,“还请卫国公教我。”

“哦,这是发生了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