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端王的主意(2 / 3)

风起宁古塔 浪子边城 3172 字 2个月前

显然是越来越快了。

其中还有一些是二次谈话,甚至是三次谈话的。

之前,这些人有的已经付过钱了,把自己贪污所得的一半交了出来。但那是一年之内的,现在查到一年半的账目了,你还是有问题,那就要继续地吐,不然的话,咱就新账老账一起算。

很多背景雄厚的人,是不会把贾平安放在眼中。

一个皇帝任命的户部尚书而已,真以为就可以包打天下了?

在有着丰厚底蕴的世家面前,非是大世家出身的贾平安就是他们可以抬脚踩死的蚂蚁。所不同的,就是这个蚂蚁有些大,怕是这一脚下去,自己有被咬一口的可能。

但无所谓了,敢于找自己的麻烦,那就是拼着受伤也要让他好看。

可真要说到下手,这些有背景的臣子们又做不了主。无它,事情报到身后的世家中时,上面的人并不同意对贾平安下手。

拍卖会的利益,没有人想要舍弃。

尽管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拍卖会的次数已经由原本两天一次变成了三天一次。但一个月也有十次之多,这其中代表着多少的利益呢?

一个贾平安是不放在这些世家眼中,可如果他能够给大家带来利益,一切就要两说了。

看在利益的面子上,也没有人会动贾平安。不然,就是逼着其它势力联合起来对付他们了。

就这样,贾平安顺利的从一个个之前向国库伸手的臣子手中要出了大笔的银钱还有粮食。

天顺十七年七月末。

贾平安胜任户部尚书不过才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已,就追回了足有两千两百万两现银,粮食六百余万石。

政务殿里。

宣文宗看到这个结果的时候,脸上终于有了笑意。

也让下面站着的端王,心中长松了一口气。

相比于贾平安那边的万事皆顺,他这边进展却是十分的缓慢。

哦,不!

应该说是毫无进展。

两位上国使者,已经来到昌都一个多月的时间。

期间,光是宴请他们,就不知道花费了多少的银子。可到头来,两人就是一句口都不松,坚持要宣国给他们一个确切的答复。

或是成为大夏的盟友、或是成为大统的帮手。反正就要选择一个。

至于置身事外,那是不可能的。

这个结果自然让宣文宗很不满意,今天把端王叫过来,就是问罪的。

就在刚刚,皇帝还发了火,甚至少见的斥责了端王几句。也就是时机赶得巧,户部那边正好上了一道折子,这是贾平安给予皇帝的一个交待。

大意就是在告诉宣文宗,你任命我为户部尚书的事情做对了,我并没有给你丢脸,的确是办成了许多的事情。

目光从奏折上收回,宣文宗在看向端王的时候,语气依然不善的说着,“他们不同意,你难道只会好言相劝,朕不是说了嘛,必要的时候可以调动羽林军,你为何不这样做?”

“臣弟...无能。”端王先是抬了抬头,似是想说一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把脑袋重新耷拉了下去,换成了主动认错。

可以调动羽林军,意味着什么?

不就是让自己用强吗?

可是这样一来,就等于是让端王彻底的与大夏和大统决裂,甚至是让对方恨上自己。

端王可是有野心的人,如果自己想要当皇帝的话,那必然要得到外界的承认,他傻了才会去得罪两个上国。

总之,你安排的差事,我可以去办。但办不好,你就怨不到我了。

端王自身就是王爷,又是皇族大宗正,他其实并不怎么怕宣文宗。除非对方有了自己确实造反的证据,不然想要动自己,也不是那么的容易。

因为不怕,便破罐子破摔,应付一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