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太康十年后改年号为太熙,在太熙元年(290年)三月,晋武帝司马炎病情加重,整日处于昏迷状态。当时西晋的开国功臣大都已经去世,朝臣惶恐不安,无计可施。
杨骏趁机将其左右换上了自己的心腹。当晋武帝司马炎偶尔清醒过来的时候,发现杨骏弄鬼,杨骏所用之人不当,严肃地对杨骏说:“怎么能这样做呢!”下令尚未成行的司马亮参与辅政。但是诏书却被杨骏扣押,不为外人所知。
过了两天,晋武帝司马炎病危,杨皇后奏请让杨骏辅政,晋武帝司马炎只好点了点头。
于是杨皇后便召中书监华讷、中书令何劭,口头传达晋武帝的旨意,让他们作遗诏,诏文为:
“昔日伊尹、吕望作辅国大臣,功勋永垂不朽;周勃、霍光受命护国,为古代名臣之冠。侍中、车骑将军、行太子太保、领前将军杨骏,德厚而智高,见识明远,辅翼皇上与太子,以忠贞严肃着称于世,应做朝廷宰辅,比于商代伊尹。现以杨骏为太尉、太子太傅、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领前将军如故。设置参军六人、步兵三千人、骑兵千人,这些人移驻在前卫将军杨珧的故府。若杨骏在殿中住宿,应有人保卫,可派左右卫三部司马各二十人、殿中都尉司马十人供杨骏使用,这些卫士可以持兵器出入宫殿。”
遗诏写成后,皇后杨芷与华讷、何劭共同呈给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看了以后不说话。过了两天,四月二十日(5月16日124),晋武帝司马炎在洛阳含章殿驾崩,享年五十五岁。临终前,他还在打听:“汝南王来了没有。
晋武帝司马炎驾崩,杨骏便作为被委以后事的重臣,居住太极殿。将要入殡盖棺,六宫人员都出来举行告别仪式,而杨骏却不下殿,安排一百个武士保卫自己,不恭于朝廷,心怀不轨,从这时就开始显露了。
太熙元年(290年)四月二十日,晋武帝司马炎去世,皇太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大赦,改年号为永熙。尊继母皇后杨芷(杨艳的堂妹)为皇太后,立妃贾南风为皇后。同年五月十三日,葬晋武帝于峻阳陵(今河南省偃师南蔡庄北)。
五月十八日,晋惠帝司马衷下令增加天下官位一级,参与晋武帝丧事的增加二级,免除百姓租税一年,二千石以上的官员都封为关中侯。
晋惠帝司马衷即位以后,晋升杨骏为太傅、大都督、假黄钺,统摄朝政,总领百官。
杨骏怕皇帝左右的人说自己的坏话,便把他的外甥段广、张劭安插在晋惠帝周围作近侍。凡有诏命,晋惠帝司马衷看后就呈报给太后杨芷审查,然后才能发出,杨骏知道皇后贾南风性情凶悍,难于制服,很害怕她。于是暗中又培植很多亲党,使他们统领禁兵。这样一来,公卿王室都产生怨恨情绪,天下之人无不愤然。杨骏的弟弟杨珧、杨济都是有俊才的人,多次劝阻杨骏,杨骏不听,因而被废家居。
杨骏不懂古代典章制度,做事动辄违背旧典。武帝死的那一年还未过完,就改了年号,议论的人都认为这违背了《春秋》所载新君在第二年才改元正式即位的规定。朝廷对这种失误有所醒悟,令史官抹去改元的记载,第二年正月再改年号。
却说晋惠帝以太尉杨骏为太傅,辅佐朝政。八月二十六日,立子广陵王司马遹为皇太子,以中书监何劭为太子太师,吏部尚书王戎为太子太傅,卫将军杨济为太子太保。
杨骏知道自己没有威望,害怕不能使远近之人和睦悦服,于是依照魏明帝即位时的例子,大开封赏,以取悦于群臣。杨骏为政严苛而琐碎,刚愎自用,与众人不合,冯翊太守孙楚平素与杨骏关系较好,劝诫杨骏说:“公以外戚的身份,居伊尹、霍光那样的要职,掌握大权,辅助弱主,应当学习古代贤人,做事公正诚实,谦恭和顺。前代辅国重臣,在周代有周公、召公,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