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孙宪服药自杀。
过了一年,正值诸葛诞遣送儿子诸葛靓入吴为质,称臣请救,孙綝方欲图功耀威,当然乐从,便命将军全端、全怿、唐资等,与降将文钦父子,领兵三万,前往援救寿春。
魏大将军司马昭,听闻得诸葛诞起兵,急忙入宫面奏,逼令魏主曹髦亲征,且请郭太后慈驾同行。挟天子并挟太后,无非防有内变。郭太后及魏主曹髦,不敢不从,当由司马昭调集大兵二十六万,陆续东下,自拥两宫车驾,出屯丘头,使镇东将军王基,与安东将军陈骞,领兵十万,进图寿春。
王基等方至城下,吴将全端和全怿等,已先进入寿春城中,助诸葛诞固守;王基挥兵围城,再向司马昭请兵十万,把寿春四面环住,围得水泄不通,文钦等屡出犯围,均被击退,东吴又遣将军朱异率三万人至安丰,为寿春外援。
曹魏这边亦令将军石苞,督同兖州刺史周泰,徐州刺史胡质等,击败朱异。
朱异走报孙綝,孙綝于是大发士卒,出屯镬里,仍使朱异同将军丁奉、黎斐等,引兵五万,再救寿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朱异将辎重留屯都陆,自出黎浆,不意魏将石苞等,又复杀来,朱异与战失利,仍然失败。还有魏泰山太守胡烈,暗中引精兵五千人,从间道绕出都陆,把朱异所留的辎重,一炬成灰;朱异兵丧粮尽,不得已仍回去面见孙綝。
孙綝怒责道:“汝两次失败,何颜见我?”
朱异以魏兵势大为辞,孙綝复叱道:“再去决一死战,不必向我饶舌。”
朱异答言有兵无粮,不能再往。
孙綝拍案道:“谁叫汝辎重被毁?到此还敢违我令么?”一味蛮话。
朱异尚欲再辩解,孙綝竟然拔剑起座,一下子把朱异劈为两段。朱异是为东吴名将,骤然被杀死,将士们都有违言,孙綝自知支持不住,索性退归吴都。
适吴将全怿兄长之子炜仪,因讼得罪,奉母奔魏,可巧司马昭亲来督攻,即收纳炜等,且伪作全炜书信,嘱全炜的从人,赍送寿春,递与全怿。书中大意,说是孙綝还都,责诸将救诸葛诞无功,罪及家族,因此奔魏逃命。
全怿得书惶急,即与全端,带领部众,出城投降魏军,寿春城内,兵力益孤。
诸葛诞的部将蒋班、焦彝,劝诸葛诞背城一战,诸葛诞又不从,二人料诸葛诞必败,也就出来投降魏军。寿春自被围攻后,差不多已有半年,勉强过了残冬,粮食垂尽,诸葛诞屡次突围,终不能脱。
文钦向诸葛诞献议,请将北兵尽行驱出,但留吴兵,与诸葛诞坚守,方可节省粮食,诸葛诞因为与文钦以往的嫌隙、对尽释北方人以节省粮食的分歧,不禁起疑,文钦说至再三,诸葛诞勃然大怒道:“汝教我尽去北军,连我也好送死了!”说着即拔刀砍死了文钦。
文钦之子文鸯和文虎,听闻父亲被杀,当然悲痛愤怒,便逾城奔投魏营,军吏请按他前罪,一并加诛,司马昭独解说道:“钦敢叛国,应受族诛,但今却不应出此。钦子穷迫来降,若将他诛戮,反使城内守兵誓死拒我,岂不可虑?”
于是召入文鸯、文虎二人,面加抚慰,更表为偏将军,封关内侯。能收能放,奸谲不亚老瞒。一面使骑士数百人,绕城大呼道:“文钦子尚不见诛,反加封赏,汝等何不早降,同受爵禄呢?”
吴国的守兵听着,俱被诱动,往往缒城出降,司马昭乘势攻城,一日一夜,便得登陴,杀入城中。
诸葛诞率亲兵数百人,开城欲走,被魏司马胡奋追及,一刀毕命,胡奋指挥部曲,将诸葛诞亲兵,一齐缚住,劝令投诚。
谁知他都不肯降,杀一个,劝一个,随劝随杀,竟至杀尽,并将诸葛诞全家诛戮,夷及三族。吴国将士唐咨投降魏军,惟偏将军于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