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司马秉权,将军赤族(1 / 6)

济公传奇 王钟亭 7769 字 4天前

却说魏主曹叡淫荒过度,酿成疾病,年仅三十有五,已害得骨瘦如柴,奄奄不起;当下立郭夫人为皇后,命燕王曹宇为大将军。曹宇为曹操庶子,与曹叡素来亲善,故魏明帝曹叡欲嘱咐后事。又使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是曹真之子,屯骑校尉曹肇,是曹休之子,骁骑将军秦朗等,与燕王共同辅政。

偏有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意图揽权,不愿燕王等人入宫辅帝,每思乘间进谗,苦未得隙。

会接司马懿班师奏报,燕王曹宇便向魏明帝曹叡请旨,令司马懿仍回镇长安。魏明帝曹叡已不能治事,于是任令燕王曹宇主持。一夕,魏明帝曹叡气喘不休,曹宇恐有急变,自去宣召曹肇等人,预谋大计。

独曹爽侍侧未退,刘放、孙资,急排闼泣奏道:“陛下若有不讳,后事果付托何人?”魏明帝曹叡惨然道:“卿尚不闻朕用燕王么?”

刘放申奏道:“先帝有诏,藩王不得辅政,且陛下方病,曹肇秦朗等,托词入省,辄与宫人戏言,燕王并不监束,反拥兵宫外,不令臣等进奏,这与古时的竖刁赵高,尚有何异?况太子幼弱,未能亲政,外有强寇,内有佥壬,恐国家从此多事了。臣久叨恩宠,不忍漠视,故敢冒死入陈。”

所谓肤受之愬。愬不禁怒起,急问刘放道:“卿以为谁可大任?”

刘放看见曹爽在旁,不便立异,便举曹爽代曹宇;孙资亦随口赞同。曹叡即顾曹爽道:“卿自思能胜任否?”

曹爽汗流浃背,不能措词,刘放急伸足蹑曹爽,曹爽才逼出一语道:“臣……臣愿死奉社稷。”曹真生此庸儿,何能保家?刘放和孙资又接着说道:“太尉懿才略过人,可参大政。”

魏明帝曹叡点首称善,刘放便欲请旨召传司马懿。适值曹肇趋入,刘放和孙资乃避出殿外,曹叡与语及召司马懿情事,曹肇涕泣固谏,引董卓之事为戒,何不即引曹操?魏明帝曹叡又觉心动,不愿召司马懿。待至曹肇退出,刘放和孙资又即趋进,极言曹肇有异心,曹叡复依刘放所言,嘱令草诏,刘放答说道:“请陛下自作手书。”

魏明帝曹叡欷歔道:“我已病重,不能执笔。”

刘放竟取过文具,握住曹叡的手,勉强书诏,草草告成,便赍出大言道:“有诏免燕王等官,不得再停殿省中。”燕王曹宇性本温和,当即出去,曹献、曹肇、曹朗三人,亦无法可施,流涕归第。

刘放即令内使辟邪,驰召司马懿。司马懿见前后诏旨两岐,料知宫中有变,星夜赶至洛阳,入宫求见。魏明帝曹叡握着司马懿的手,与他说话,道:“朕忍死待君,今得相见,托付后事,我无遗恨了。”

否则,司马懿怎得揽权?司马懿顿首受命。魏明帝曹叡复召入齐秦二王,与司马懿相揖;又指齐王曹芳语司马懿道:“这就是他日储君,请卿审视,勿误勿忘!”

司马懿非是目盲,应早认识。又教曹芳前抱司马懿的颈,司马懿流涕道:“陛下放心!难道不忆及先帝临崩,曾将陛下嘱臣么?”

魏明帝曹叡开颜道:“如此甚好。愿卿与爽,共辅此子便了。”

魏明帝曹叡乃即立曹芳为皇太子,曹爽为大将军,司马懿仍守官太尉,辅导东宫。

越宿魏明帝曹叡即告终,曹爽和司马懿,奉太子曹芳即位。曹芳年才八岁,或谓是任城王曹楷之子。曹楷即是曹彰之子。尊皇后郭氏为皇太后,追谥曹叡为明皇帝,葬高平陵。加曹爽和司马懿侍中职衔,并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一切兴作,皆托称遗诏,即令罢免。便是司马懿笼络人心的手段。曹爽、司马懿各领兵三千人,轮流宿卫,权势相埒;惟曹爽年轻望浅,常事司马懿如父,每事谘访,不敢专行,司马懿亦佯为谦抑,故尚得相安。

当时有东平人毕轨,南阳人何晏、邓扬、李胜,沛人丁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