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关西一带,向由马腾和韩遂驻扎,两人本相和好,结为异姓弟兄,嗣因部曲相侵,竟成仇敌。
曹操奉承诏命,替他和解,征马腾为卫尉,使马腾之子马超代领部众。曹操欲前往攻打汉中,先遣亲将夏侯渊,发兵河东,与关中督军钟繇相会。
关西诸将,闻事生疑,马超少年好勇,更恐曹操征其父入朝廷,不怀好意,又复联同韩遂,及侯选、程银、李湛、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八部兵马,会师十万,进攻潼关。
曹操得知警报,便加罪马腾,阖家下狱;(据《马超传》中,马超起兵后,为曹操所败,曹操始灭马家。可见罗贯中《三国演义》所叙无据)。
曹操当即命曹仁率同诸将,驰往守关,嘱使坚壁勿战,然后亲督大军,从后继进。
建安十二年七月,出发邺中,使子曹丕为五官中郎将,与奋武将军程昱等,留守邺城,此外谋臣猛将,统皆从曹操西行。
好容易到了潼关,与马超夹关立营,或谓关西兵士,多习长矛,非精选前锋,不能与敌,曹操掀须微笑道:“战与不战,主权在我,贼众虽持长矛,我若使他无所用处,怎能便刺诸君?但看我破贼便了。”
于是但令将士固守,潜遣朱灵徐晃二将,率步骑兵四千人,渡蒲坂津,沿河屯扎。
马超闻曹军分扎河滨,料定曹操必将北渡,来袭击背后,乃急向韩遂献议道:“操军若得至河北,势难与敌,超愿引兵截住渭河,使他不得北渡,彼远来乏粮,不消二十日,河东粮尽,怎能不走?到那时我军追击,必获全胜。”
韩遂答说道:“何必如此?待他半渡时,出兵奋击,岂不更快么?”
韩遂计未始不是,但不若马超计之完善马超意虽未惬,但也以为不失中计,专探听南岸消息。
翌晨得探马走报,曹操已带领全军,将要渡河了,马超亟率部众万余人,驰往截击。
遥见曹操踞坐南岸,麾兵渡河,便即纵马过去,直前奔曹操,曹操尚端坐不动,好胆略。
旁由许褚大叫道:“贼来了,请丞相赶紧下船!”
曹操还说贼至无妨,回头一瞧,相距不过百余步,倒也心惊,因即起身离座。
许褚忙将曹操拖了过去,正要登舟,马超已杀到,亏得曹操手下亲从,拼命敌住,曹操才得下船。
岸上余兵,大半被马超军队杀死,剩得若干残卒,逃回河边,争欲上船避敌,船重将覆,许褚竟执刀乱砍,把船旁边高高站立的兵士,都劈落水中,急忙命水手开船西驰。
哪知南岸的马超,麾兵攒射,箭如飞蝗,曹操船上的水兵,尽被射死;连船中士卒,亦多中箭倒毙。
许褚恐曹操受伤,左手举马鞍掩蔽曹操,右手握木篙撑船,再用两足夹舵,向西摇去。
曹操至此也叹息道:“马儿不死,我无葬地了!”
适有渭南县令丁斐,在南岸散放牛马,作为敌饵,马超众士兵不免贪利,都去夺取那些牲畜,却无心去追赶曹操,曹操方得安全抵达北岸。
至蒲坂下营,割须弃袍事,不见史册,故亦不载。
( 明朝的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操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操惊慌,掣所佩刀断其髯。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此事不见史书,故不在此说)
曹操来到蒲坂下营,将士等各来请安,曹操大笑道:“我今日几为小贼所困,幸得许仲康救我。”仲康即是许褚的字。
许褚接说道:“还幸南岸有牛马四放,贼争取牛马,始得渡河。”
曹操亟问牛马为何人所放,许褚亦不知,至派人访问,才知由丁斐所为,当即擢升丁斐为典军校尉,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