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陈球伸议,蔡邕上章(1 / 5)

济公传奇 王钟亭 6531 字 12天前

却说窦太后徙居南宫,已经二年,汉灵帝刘宏并未前往省视,张奂、谢弼,相继进宫劝谏,俱为阉人所阻。

时,汉灵帝选定皇后宋氏,朝廷称贺,宋氏乃是执金吾宋酆之女,由建宁三年选入掖庭,册封为贵人,越年正位中宫,晋封宋酆为不其乡侯。皇后既正位,当然到永乐宫朝见汉灵帝生母孝仁皇后,即为董贵人。

唯独未听闻过谒见南宫。既而汉灵帝天良发现,暗思自己入承帝统,全仗窦太后从中主持,大恩究不可忘,因而于十月朔日,率群臣前往朝南宫,亲自到窦太后前,奉馈上寿;窦太后亦改忧为喜,畅饮尽欢。黄门令董萌,素受窦太后恩眷,至此见汉灵帝省悟,乐得乘间进言,屡为窦太后诉冤。

汉灵帝乃常派遣董萌过去省望,一切供奉,比前加倍。偏曹节王甫等,引为深恨,反诬告董萌谤讪永乐宫,将其下狱处死,窦太后又失一臂助。

汉灵帝复为阉党所迷,将南宫置诸脑后,不再往朝。过了一年,颁诏大赦,改元熹平。中常侍侯览,调任为长乐宫太仆,骄奢益甚,夺人妻女,破人居屋,怨满通衢,甚至同党亦被他侵害逼迫,互生嫌疑;有司始得到举报弹劾侯览之罪,策收印绶,下狱自杀。多行不义,必自毙。惟曹节、王甫揽权如故,窦太后为曹节、王甫所排挤,频年抑郁,饮恨不休,嗣听闻生母复流死日南,连尸骸都不得归葬,益觉得哀思百结,无限酸辛。也是自贻伊戚。古人有言,女子善怀,况如窦太后的始荣终悴,不堪回首,怎能不恹恹成疾,促丧天年?熹平元年六月,窦太后竟在南宫中病逝。

阉竖积怨窦氏,但用衣车载窦太后遗骸,出置城南市舍;曹节王甫,居然入白汉灵帝,请用贵人之礼殡殓。汉灵帝摇首道:“太后亲立朕躬,统承大业,朕方自愧不孝,怎得反降太后为贵人哩?”还算有些良心。于是棺殓如仪,举哀发丧。

曹节等复欲别葬太后,进冯贵人配祔桓帝,汉灵帝未以为然,因诏令公卿集议朝堂,特派中常侍赵忠监议。仍用阉人监议,可见曹节等势力。

时太傅胡广已死,太尉刘宠早经免职,后任又调换了数人,继起用为太仆李咸。

李咸自超格迁升太尉后,屡患疾病,告假养疴,听闻得朝廷集议,欲将窦太后别葬他处,因而即力疾起床,令家人捣好椒毒,取纳袖中,便与妻子诀别道:“若窦太后不得配食桓帝,我誓不生还了!”

李咸说着,遂乘舆入朝,遥见群僚已萃集一堂,差不多有数百人,乃下车徐进,按席坐着;好一歇不闻人声,彼此面面相觑,无敢先言,因也暂忍须臾。少顷由赵忠开口道:“诸公既已到齐,应该即时定议!”

坐旁方有人起立道:“皇太后以盛德良家,母临天下,宜配先帝,何必多疑?”

李咸闻言正中心坎,连忙看向发言的大臣,乃是廷尉陈球,正思接口赞成,那赵忠已微笑道:“陈廷尉既有此意,应即操笔立议!”

陈球并不推辞,就取过纸笔,随手草成数行,遍示大众。但见纸上写着:

皇太后自在椒房,有聪明母仪之德;遭时不造,援立圣明,承继宗庙,功烈至重。先帝晏驾,因遇大狱,迁居空宫,不幸早世,家虽获罪,事非太后;今若别葬,诚失天下之望。且冯贵人冢,尝被发掘,骸骨暴露,魂灵污染,生平固无功于国,何足上配至尊?臣球谨议。冯贵人冢,尝为盗所发,事在建宁三年。

大众览毕,都无异词,惟赵忠面色陡变,强颜语球道:“陈廷尉创建此议,可谓胆略独豪。”球应声道:“陈窦已经受冤,皇太后尚无故幽闭,臣常痛心,天下亦无不愤叹;今日为国直言,就使朝廷罪臣,臣也甘心!”这数语更拂忠意,顿时扬眉张目,欲出恶声。李咸至是不能再忍,便起语道:“臣意与廷尉陈球相同,皇太后不宜别葬。”

群僚听着,方才同声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