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黜邓宗父子绝食,祭甘陵母女扬威(1 / 6)

济公传奇 王钟亭 7335 字 15天前

却说汉安帝永宁二年三月,邓太后驾崩,汉安帝刘祜方才得以亲政。尊谥邓太后为和熹皇后,与汉和帝合葬于慎陵。

太后邓绥下葬时,灵柩从大殿启程,群臣百官陪位,黄门鼓吹三通,鸣钟鼓,天子举哀。女侍史官三百人皆穿素,参以白素,引棺挽歌,下殿就车,黄门宦者引以出宫省。邓太后魂车由銮辂、青羽盖、驷马、龙旗九旒组成,前有方相,凤皇车,大将军之妻参乘,太仆之妻御马,女将、女骑沿着车驾引导,公卿百官和天子皆在郊外的扈从仪仗队中。

自从邓太后临朝以来,连年水旱,四夷外侵,盗贼内起,几至岌岌不安。还亏邓太后勤劳聪惠,知人善任,每每听闻民间饥荒,辄达旦不寐,缩减宫中用膳,撤削娱乐节目,下令赈灾,放粮接济,故天下复安,岁仍丰穰。

在为政举措上,于永初元年(107年)三月,邓太后下诏让三公九卿,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举荐“贤良方正、有‘道术’之士”等。“道术”,包括天文、历数、医方等方 技 数 术。汉代察举科目中的“有道”科,始于汉安帝时期,是邓太后开创。

除此之外,邓太后广开言路,纵民参政,即使是刍荛(割草砍柴之人)的建言和谋虑,她也将其纳入决策范围,予以采纳。同时,邓绥还赦免了言论罪。永初四年(110年),邓绥下诏:自汉章帝建初年间以来,所有因言论不当而获罪的人,被流放边疆的都一律赦免,准其回家。

并且专门设立了女官,以鼓励广大女性参政。改革法律,废除宫刑。虽然任用宦官,但她懂得制衡之术,并没有给宦官很大的权力,并且她所任用的宦官也都较有德行,所以在她临朝之时,宦官并没有造成危害。

在经济上,邓太后改革俸禄制度,推行半钱半谷制,并且削减皇室用度,减轻人民负担。

邓太后还兴修水利,防洪灌溉。元初二年(115年)春正月,邓绥下令修理漳河为支渠,以灌溉民田。二月辛酉,诏令三辅、河内、河东、上党、赵国、太原等地区修理水渠,通利水道,以灌溉公私田地。元初三年(116年),太后邓绥下诏修理太原旧沟渠,溉灌农田,这些举措大大改善了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环境,出现了大面积良田。

在元初元年(114年),太后邓绥采取赐予民爵的措施奖励人民劳作。赐予尊老爱幼、努力耕田的人三级爵位。秦汉实行二十级爵,但民众受封只限于二十级爵的前八级,不能超过第八级公乘。而邓绥打破陈规,授予民众的爵位等级超过了公乘。

在文化上,太后邓绥积极为女性争取被男性垄断的受教育权,试图将女性从被束缚的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

元初六年(119年),邓太后创办新学堂,征召五岁以上的宗室和邓氏近亲的男、女共七十多人,一律到专门开设的学馆中学习经书,甚至还亲自监考。年龄小的,都专设师保,让他们朝夕入宫,抚 循 教导。

由于这所学堂创办于元初年间,因而被称为“元初学宫”。这是中国历史上明文记载的最早的官办男女同校的学校。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实行“男女同校”的学府,比西方欧美国家实行男女同校的开端(1837年美国奥柏林学院首次招收女生)早了1700多年。邓绥怜惜贵族女性不识文化之情,通过这一举措,将文化教育的范围向贵族女性开放,这种大胆之举是史无前例的。

邓绥亲自创办官邸学校,兼收女生,开创了中国女子受学校教育以及男女同校的先河,被视为男女平等教育思想的萌芽,是女子教育史上一次划时代的突破,使女子教育第一次从家庭教育迈向学校教育,堪称一大创举,继而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促进了教育普及程度。邓绥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

在科技上,邓太后引导蔡伦改进造纸术,任用张衡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