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刘嫖秽闻 公孙承意(3 / 7)

济公传奇 王钟亭 8968 字 1个月前

候,东方朔正持戟在殿阶下守卫,他放下戟上前对汉武帝说道:“董偃犯有三条该砍头的罪,怎么能让他进宫呢?”

汉武帝说:“是什么罪?”

东方朔说:“董偃作为皇上的臣民,私下侍奉公主,这是第一桩罪。败坏男女之间的风化,扰乱婚姻大礼,破坏朝廷制度,这是第二桩罪。陛下年富力强,正当专心研学《六经》,留心处理国家政事,追随唐、虞盛世,敬仰夏、商、周三代贤君。董偃不遵从经义劝勉学习,反而崇尚靡丽,追求奢侈,极尽狗马声色之乐,行走邪恶淫辟之路,此人是国家的大贼,迷惑帝王的鬼蜮。董偃是淫邪的祸首,这是他的第三桩罪。从前,宋恭姬遇上火灾,因恪守礼制等待保姆而被烧死,受到诸侯敬畏,怎么办呢?陛下?”

汉武帝沉默不答,许久才说:“我已经设下酒宴,以后改正。”

东方朔说:“不可以。宣室是先帝的正殿,不是议定法度的政事不能入内。因为淫乱会逐渐演变为篡逆大祸,所以春秋时竖貂行为淫乱而勾结易牙作乱,庆父死了鲁国才得以保全,诛杀管叔、蔡叔西周王室方享安宁。”

汉武帝听了东方朔的建议,说:“好吧。”

于是汉武帝下诏停止在宣室设席,酒宴改设在北宫,引董偃从东司马门进宫。为此东司马门改名东交门。汉武帝赏赐东方朔黄金三十斤。董偃的宠爱从此日衰,郁郁寡欢,活到三十岁就死了。

过了几年,窦太主刘嫖也死了,与董偃合葬在霸陵。此后,公主贵人多逾礼越制,就是从董偃开始的。董偃是沾了馆陶公主的光,才能以庶人身份陪葬霸陵。

只是废后陈氏,心尚未死,暗思老母做出这般歹事,尚能巧计安排,不致获汉武帝的谴责,自己倘能得人周旋,或者还可以挽回汉武帝的心意,亦未可知,犹记从前在中宫时,曾经听闻汉武帝刘彻称赞相如,因此不惜重金,买得一赋,命宫人日日传诵,冀为汉武帝所闻,感动旧念。哪知此事与乃母不同,乃母所为,无人作梗,自己有一卫氏在内,做了生死的对头,怎肯令汉武帝再收废后?所以“长门赋”虽是佳文,却挽不转汉皇恩意,不过陈氏的饮食服用,总由有司按时拨给,终身无亏。到了窦太主死后,陈氏愈加悲郁,不久亦即病死了。收束净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话分两头,且说陈废后巫盅一案,本来不至株连多人,因有侍御史张汤参入治狱,主张严酷,所以锻炼周纳,连坐至三百余名。

张汤是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他的父亲曾任长安丞,有一次父亲出外,张汤作为儿子守护家舍。父亲回来后,发现家中的肉被老鼠偷吃了,父亲大怒、鞭笞张汤。张汤掘开老鼠洞,抓住了偷肉的老鼠,并找到了吃剩下的肉,然后立案拷掠审讯这只老鼠,传布文书再审,彻底追查,并把老鼠和吃剩下的肉都取来,罪名确定,将老鼠在堂下处以磔刑。他的父亲看见后,把他审问老鼠的文辞取来看过,如同办案多年的老狱吏,非常惊奇,于是让他书写治狱的文书。父亲死后,张汤继承父职。官为长安吏,任职了很久。

周阳侯田胜在任职九卿时,曾因罪被拘押在长安。张汤一心帮助他。他在释放后被封为侯,与张汤交情极深,引见张汤遍见各位贵族。张汤担任给事内史,为宁成掾,因为办事无误,又被推荐给丞相,调任为茂陵尉,在陵中处理事务。

当时武安侯田蚡担任丞相,征召张汤为丞相史,又将其推荐给汉武帝,汉武帝让其补任为御史(《汉书》作侍御史),令他处理诉讼。在处理陈皇后巫蛊的案件时,他深入追查其党羽。因此,汉武帝认为他很能干,晋升他为太中大夫。他与赵禹共同制定各种律令,务必依法令严峻细密,对任职的官吏尤为严格。不久,赵禹迁升为中尉,调任为少府,而张汤也升为廷尉,两人关系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