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汉史钟离战吐蕃(2 / 6)

济公传奇 王钟亭 7672 字 1个月前

年),陈豨叛乱被镇压,刘恒被封为代王。后跟母亲在封地居住。

刘邦逝世后,政权一度被吕太后控制,刘邦的其他儿子纷纷被杀,刘恒因为僻居远方,且谦恭谨慎,时人看其没有竞争皇位的可能,侥幸活了下来。

吕太后死后,元老勋臣们平定“诸吕之乱”,把刘恒推上皇位。即位后,刘恒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重视农业,劝课农桑,减轻田租、赋役和刑狱,废除肉刑,取消过关用传(符证)制度,弛山泽之禁;然而刘恒疏于军备,致使匈奴兵临长安,火烧回中宫;进一步分封诸侯王,加重了西汉“枝强干弱”之势;又恢复夷三族令,将新垣平灭族,成为了政治论议中的坏典型;同时迷信鬼神,宠溺宦官,纵容宦官乱政,斥逐贾谊等贤臣,宠爱佞幸邓通而一改节俭作风,甚至放弃盐铁官营与铸币权,助涨了地方豪强势力,加剧了土地兼并与贫富差距,导致“豪强之暴,酷于亡秦”、诸侯国经济实力大增,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公元前157年6月,汉文帝刘恒病重。不久汉文帝刘恒病死于长安未央宫,葬于霸陵,时年四十六岁。在位二十三年死后的庙号为太宗,谥号为文帝。

汉文帝与继任的儿子汉景帝在位的时候,与民休息,轻薄徭,国家稳定,社会繁荣,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汉景帝一共在位十六年,四十八岁时去世。死后,其与王皇后之子刘彻即任为下一个皇帝,是为汉武帝。

刘彻初封胶东王,七岁被立为皇太子,十六岁继承皇位,在位五十四年,功业甚多:对内,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颁行推恩令,制定左官律和附益法,严禁诸侯王参政,不拘一格提拔有才之士为侍从以备顾问,裁抑相权,依靠亲信、近臣参与决策,形成中外朝制,又设十三州刺史部,加强对郡国的控制;经济上改革币制,禁止郡国铸钱,推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颁布算缗、告缗令,向商人征收重税;文化上建立正规的察举制,令郡国举孝廉及秀才、贤良方正等;实行尊崇儒术的文化政策,设五经博士,在京师长安兴建太学,又令郡国皆立学官。对外,派卫青、霍去病多次出击匈奴,迫其远徙漠北;命张骞出使西域,沟通汉与西域各族联系;又征服闽越、东瓯、南越、卫氏朝鲜,经营西南夷,在其地设置郡县。但他迷信神仙,热衷封禅和郊祀,巡游各地,挥霍无度,多次卖官鬻爵,又重用宦官。在位后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关东流民达二百万,农民起义频繁。统治集团内部亦愈发激化,酿成“巫蛊之祸”,导致太子刘据自杀。

后元二年(前87年),七十岁的汉武帝刘彻驾崩,由霍光扶持年仅八岁的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

汉昭帝登基之初,由上官桀、金日磾、田千秋、桑弘羊和霍光五人共同辅助朝政。

在元凤元年(前80年)的元凤政变之中,汉昭帝刘弗陵诛杀了上官桀等人,信任霍光。霍光独揽大权,继续辅佐汉昭帝刘弗陵治理国家。

元平元年(前74年),二十一岁的汉昭帝刘弗陵病逝,霍光等人先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但是刘贺因为行为过于放纵,在位仅二十七日就被霍光所废。

霍光又迎立汉武帝刘彻的曾孙刘询即位,是为汉宣帝。

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汉宣帝开始亲理政事。

霍氏一门飞扬跋扈,暗中下毒毒死汉宣帝的妻子许皇后,并且意图谋反,汉宣帝知道后,将其族尽灭。

汉宣帝原来是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在“巫蛊之祸”后流落在民间,因此深知百姓疾苦,而励精图治。

汉宣帝大力整顿吏治,慎重选择地方官,“信赏必罚”,曾宣称“与我共此(治理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使在位期间涌现了一批“上顺公法,下顺人情”的循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