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闲聊(3 / 3)

读完书之后又给安排学校学点儿手艺出来还有工作。”李四成虽然没有女儿,但是他也清楚世道之艰难。

“那可不咱们公司一直都在讲男孩儿女孩儿都一样,不好听的,咱在家里种地的时候,这女孩儿成年不也要下地干活吗?干不了活儿的也要在家和他奶奶和她妈妈做点儿女红什么的补贴家用。现在你看看有多少干部是女孩,这医院有多少女大夫,这学校有多少女先生。上次来咱们工作队考察的内部就是干部学校毕业的女孩子嘛,人家才2二十三,咱兄弟俩二十三那会儿还土里刨食呢。现在人家一个月挣的票子都顶上咱那会儿一年的收成。再说了,陕西那地方干旱多久了?老天爷也不下雨。我虽然是淮安府的在漕运码头上有点儿,但是要像现在养活一家老小,那把我劈成三瓣儿都不够使。”张叔回忆起来也是一把心酸。

“确实如此。世道艰难,老天爷也在捉弄咱。”李四成想起这些也是非常难过。

“父亲张叔我却不这么认为,同样是天灾为什么我们登莱地区不仅可以接纳难民,又可以保证衣食无忧?依我看天灾只是起因,人祸反而是将这种灾害扩大化的根本原因。

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哪个皇帝哪个官员都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可是实际做下来的也只有登莱,父亲所在的工作队宿舍有一条很大的标语:为百姓服务。

父亲和张叔这些同事也在实行这一标语。更不论整个兴华公司干部,这些经历过普通人生活,知道生活艰难的人,一步一步学习文化,通过考试成为干部官员,他们清楚百姓生活之困难艰苦,才能更加事实的履行这一标语。

在这些干部在那些护卫队手中一步一步的建立了水渠水库,重新修建官道才有了现在百姓出行粮食灌溉的便利,所谓的天灾在登莱地区又不是没有出现。而天灾导致的百姓食不果腹,更是在这些人的努力下才没有出现。老师常给我们说人定胜天。便就是如此了。

为什么我们喜欢登莱,为什么登来干部一声号召,大家都会不遗余力的去完成那些交给我们的工作?无非就是大家都被尊重,干部们并不是在后边喊着口号驱赶着我们,而是他们总是会出现在最危险,在最困难的最前方,带着我们一起去克服。

父亲,所以我非常感谢您能带我一起来到登莱,见到这些真正为百姓做事的地方,我努力学习也是希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让更多的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年幼的李定国说完之后拿起酒杯给自己的父亲和张叔斟满一杯酒,自己又以茶代水敬了两位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