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儁文武双全,颇有才略,既能上马率军平定叛乱,亦能下马治理郡县。
当时的人们称赞他“天姿聪亮,钦明神武,策无失谟,征无遗虑”。
对于朱儁的提议,太仆王允提出了质疑:“正常来说,徐州、幽州同时出兵乃是最好的结果。幽州自不必说,州牧刘虞不但是宗室重臣,更是以仁德而天下闻名的边疆大吏,只需要陛下的一封圣旨,幽州牧刘虞必定会出兵辽东,但是徐州牧陶谦则未必如此。
当初陶谦派遣徐州的军队北上平定青州的盗匪时,在收复北海郡国、东莱郡后,陈兵于齐国、北海郡国、乐安郡交界处的东安平县,以此震慑青州剩余的盗匪与流寇。
我们朝廷派遣使者前往徐州,希望陶谦能立刻平定青州剩余诸郡的盗匪,然而陶谦却以东海出现了倭人的海盗,南方、西方还需要防范于反贼项羽、唐瑁与张角,徐州兵力已经到了极限为由,无法继续平定青州的叛乱。
若是盛世之时,徐州牧陶谦安敢如此?还不是见到大汉朝廷羸弱不堪,有了割据自治的想法,故而想保存实力罢了。
如今却要他派兵远征辽东,近在咫尺的青州诸郡,他尚且推三阻四,真的会愿意发兵辽东半岛吗?”
王允对于如今的徐州牧陶谦的怨念还是很深的。
当初朝廷派使者前往徐州,就是想借徐州的强大实力,平定青州的乱局。
青州的盗匪一旦被平定后,朝廷就可以空降一位自己信得过的朝中大臣,担任青州刺史。
青州自古以来就是鱼盐便利之地。控制了青州,就能源源不断为中央输送海盐,朝廷的财政压力也会大幅度减小,结果却被陶谦找各种借口拒绝了。
王允的质疑,再次让群臣们陷入到沉默之中。
“皇甫嵩将军率领的北军驻守于颍川郡,这些年又在当地招收了不少子弟兵,如今已有五万的规模。
不如让皇甫嵩将军率领这五万大军前往东莱郡,征调当地的大船,从海路协助幽州军,进攻辽东。
陶谦即使不愿意出兵,总不可能阻止我们朝廷派遣大军前去平叛吧?”少府阴修建议道。
“万万不可!皇甫嵩将军统领的北军,不止是镇守颍川郡,更是我们京城南面与东面的屏障。
一旦皇甫嵩率主力大军离开,别说那些有野心的诸侯,就是隐藏于山林间的群盗,都可以轻而易举进入到京城周边。
何况朝廷这些年一年不如一年,根本原因就是中央的大军在各地平乱,特别是凉州,不但极大的消耗了我们朝廷的军事力量,更是掏空了国库。
如今地方出现叛乱,最好的做法并非是我们朝廷出兵,而是让地方势力出兵,平定叛乱。
然后朝廷在论功行赏,如此不但能减少我们中央的损失,还能刺激各地将领或是地方官建功封侯的梦想,乃一举多得之法!”卫尉贾复挺身而出道。
卫尉属九卿之一,因在推翻董卓的政权之中,不但谋划许多,还负责联络参与政变的朝臣,功劳最大,故而被皇帝刘协提拔为卫尉。
卫尉在东汉时的职责超过秦国与西汉,主要负责皇城的守卫与殿外的侍卫,一般都是皇帝最信任或是最亲近的臣子担任。
大多数时候,这个官职一般由外戚担任。
上一轮的外戚何进、何苗兄弟皆在与宦官的争斗中同归于尽。
皇帝刘协尚幼,虽然确定了纳琅琊伏氏为妃,但是因为外戚在东汉百年来的名声并不太好,加上如今世家大族掌权,必定不想分出核心权力给外戚。
而贾复作为刘协身边的心腹,自然把卫尉这个核心岗位留给自己人。
贾复说完之后,目视距离自己不远的贾诩,示意该轮到他出场了。
…………
时间回到昨日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