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馨流芳传
大明万历年间,江南水乡,乌篷船在蜿蜒河道中穿梭,白墙黑瓦的屋舍错落有致,市井间一片繁华热闹。在这片充满烟火气的土地上,有一位名叫林清远的教书先生,他以道德育人,思想高尚,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
林清远自幼饱读诗书,心怀天下。他深知,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唯有道德与知识能让人立足。于是,他在镇上开了一间私塾,取名“德馨堂”,寓意着以德为馨,培育贤才。私塾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墙上挂着孔子的画像,两侧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对联。
私塾开学之日,林清远站在讲台上,目光温和而坚定地扫视着台下的孩子们。他们有的衣衫褴褛,眼神中透着对知识的渴望;有的则衣着光鲜,却带着几分骄纵。林清远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诸位学子,今日入我德馨堂,便要明一个道理,学问固然重要,但道德更为根本。为人处世,当以仁、义、礼、智、信为本,如此方能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在这群学生中,有一个名叫陈宇的少年。他出身贫寒,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陈宇聪明好学,但性格有些孤僻,常因家境贫寒而感到自卑。林清远注意到了这个沉默寡言的孩子,他常常在课后与陈宇交谈,给他讲述古人的励志故事,鼓励他要自强不息。
一日,陈宇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同村的一个富家子弟在欺负一个卖花的小女孩。那小女孩瘦弱的身躯在富家子弟的推搡下摇摇欲坠,手中的花篮也被打翻在地,花瓣散落一地。陈宇心中涌起一股怒火,他想起林先生平日里的教诲,要勇敢地伸张正义。于是,他冲上前去,大声喝道:“住手!你怎能如此欺负人!”
那富家子弟见是陈宇,不屑地冷笑一声:“你一个穷小子,也敢来管我的闲事?”说着,便要动手打陈宇。陈宇毫不畏惧,他紧紧地握住拳头,准备与对方对抗。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时,林清远恰好路过。他快步走上前,挡在陈宇身前,对那富家子弟说道:“你身为富贵之家,本应心怀仁善,却如此欺凌弱小,实在有失体统。今日之事,若你不向这位小姑娘道歉,我定不会善罢甘休。”
那富家子弟见林清远态度坚决,心中有些害怕。他知道林清远在镇上颇有威望,若真的得罪了他,自己也不会有好果子吃。于是,他极不情愿地向小女孩道了歉,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小女孩感激地看着陈宇和林清远,眼中闪烁着泪花。林清远从怀中掏出一些铜钱,递给小女孩,说道:“这些钱你拿去买些新衣服,以后若是再有人欺负你,就来德馨堂找我。”小女孩接过钱,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跑开了。
陈宇看着林清远,眼中满是敬佩:“林先生,您真勇敢。”林清远微笑着摸了摸陈宇的头,说道:“宇儿,勇敢并非只是与人争斗,更重要的是要有正义之心,敢于为弱者发声。你今日做得很好,希望你能一直保持这份善良与勇气。”
经过这件事,陈宇对林清远更加敬重,学习也更加刻苦。而林清远也越发关注陈宇的成长,不仅在学习上对他悉心指导,还常常带他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让他懂得关爱他人、回馈社会。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镇上来了一位名叫张霸的恶霸,他倚仗着自己与官府有些关系,在镇上横行霸道,强占民田,欺压百姓。百姓们敢怒不敢言,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林清远得知此事后,心中十分愤怒。他决定挺身而出,为百姓讨回公道。他联合了镇上的一些有识之士,收集张霸的罪证,准备向官府告发。
张霸得知此事后,恼羞成怒。他派人到德馨堂,威胁林清远:“林先生,你最好识相点,不要多管闲事,否则你这德馨堂可就保不住了。”林清远毫不畏惧,他坚定地说道:“我林清远一生以道德育人,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