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赐婚齐王(2 / 3)

“本王不接!这道旨谁爱接谁接去!”

吴庸吓得跪在地上:“殿下息怒!可钱内官是皇后娘娘的人,怠慢了他,怕是要传到皇后娘娘耳朵里啊!”

齐王的胸膛剧烈起伏,玄色蟒袍被气得鼓鼓囊囊。

他走到窗前,望着墙外那棵光秃秃的老槐树。

去年春天,他还在汴京的齐王府,一边给徐晴儿准备好吃的,一边憧憬着在河北立功后,请嘉佑帝下旨赐婚。

那时她笑起来眼睛弯弯的,说以后要他的齐王妃。

可惜自己的嫡母曹皇后另有打算,只想让她的侄女高涛涛做齐王正妃。

自己的梦随着那场马球会,尽数破灭!

“立了功……”他低声重复着,忽然一拳砸在窗棂上,松木框架应声开裂,“本王立了功又如何?还不是要娶那个自己不喜欢的高涛涛!”

门外传来轻微的骚动,接着是钱内官尖细的嗓音:“殿下这是怎么了?莫非是老奴来得不是时候?”

齐王浑身一僵,转身时正好撞见钱内官带着两名小内侍走进来。

老内官的朱红蟒袍扫过地上的玉瓶碎片,眼神却像淬了冰:“殿下好大的火气,莫非是嫌官家的赏赐太薄?”

“钱内官说笑了。”齐王强压下怒火,指节捏得发白,“本王只是……只是觉得这圣旨来得太突然。”

钱内官慢悠悠地展开手里的明黄卷轴,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殿下是觉得加承德军节度使、食邑二千户还不够?”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还是觉得,高家二小姐配不上您这齐王之尊?”

“本王不是这个意思!”齐王急忙辩解,却被钱内官抬手打断。

“那老奴可就宣旨了。”钱内官清了清嗓子,尖细的嗓音在空旷的书房里回荡,“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齐王齐王,随军监贝州之役,调度有方,着加承德军节度使,食邑二千户。”

他念到这里停了停,目光扫过齐王紧绷的侧脸:“高家二小姐高涛涛,系出名门,恭良贤淑,着为齐王正妃,明年春暖花开之时,择吉日完婚。钦此——!”

最后“钦此”二字像重锤砸在齐王心上。

他踉跄着后退半步,后腰撞在书架上,一排线装书“哗啦”散落,砸在他脚边。

其中一本《关雎》摊开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几个字刺得他眼睛生疼。

“殿下,接旨吧。”钱内官将卷轴往前递了递,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这可是陛下和皇后娘娘亲自定下的婚事,高太尉前些日子还在宫里谢恩呢。”

齐王的手指颤抖着伸向圣旨,指尖刚触到明黄的绫缎,就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

他忽然想起三日前在徐家后院,徐晴儿望着他的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死水:“殿下还是回去吧,莫要让高家小姐听见,坏了名声。”

那时他还信誓旦旦地说“我已上奏父皇”,如今想来,自己的话在皇权面前,竟比纸糊的灯笼还要脆。

“怎么?殿下要抗旨?”钱内官的声音冷了下来,手里的拂尘在袖口上扫来扫去,“还是殿下,是打算忤逆皇后娘娘?”

齐王猛地抬头,眼里布满血丝:“钱内官这话是什么意思?”

钱内官笑了笑,拂尘轻轻点了点地上的碎玉:“老奴没什么意思。只是觉得,殿下该学学徐大人——知道什么该争,什么该忍。”

他凑近两步,压低声音,“梁家倒了,曹家虽说在河北折了臂膀。若是没有皇后娘娘和高家的支持,殿下想要登上储位,怕是没这么容易吧。”

齐王的呼吸骤然变得粗重。

他当然知道,朝皇后的支持,对自己的重要性。

可他不甘心,不甘心自己喜欢的女子,要眼睁睁看着嫁给别人。

不甘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