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9章 麟趾呈祥(174)(1 / 11)

为此,林羽向太子提出了“工业革新”的建议:一是在江南、广东等沿海地区,设立“机器制造局”,引进欧洲的机器技术,聘请欧洲的工匠,研发适合大景的机器设备,用于纺织、采矿、造船等行业;二是在京城、苏州等地设立“新式学堂”,教授数学、物理、化学等西方学科,培养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三是鼓励民间商人投资新式工业,给予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推动民间工业的发展。

太子对林羽的建议十分重视,立刻下令着手实施。然而,“工业革新”的推行并不顺利。朝中的保守派大臣认为,西方的技术是“奇技淫巧”,会破坏大景传统的农耕文明,坚决反对引进西方技术;民间的商人也对新式机器持怀疑态度,担心投资后无法收回成本,不愿意轻易尝试。

面对这些阻力,太子并没有退缩。他一方面亲自到江南地区考察,向保守派大臣和民间商人展示机器生产的优势——用机器纺织的布匹,不仅速度快,而且质量好,成本还低;用机器采矿,效率比人工提高了十倍以上。另一方面,他加大了对“新式学堂”的投入,培养了一批批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让这些人才成为“工业革新”的中坚力量。

在太子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新式技术。江南地区的“机器制造局”逐渐发展壮大,生产出的机器设备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求,还出口到了南洋、日本等国家;民间的新式工厂也越来越多,纺织、造船、采矿等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

林羽看到“工业革新”取得初步成效,心中十分欣慰。他知道,大景王朝已经踏上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虽然前方还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林羽的身体却越来越衰弱。太医们用尽了各种方法,也无法阻止病情的恶化。太子每天都会守在林羽的床边,亲自为他喂药、擦拭,希望能留住这位辅佐自己多年的恩师。

这天,林羽的精神突然好了许多。他让侍从扶着自己坐起来,看着守在床边的太子,缓缓说道:“太子,我知道我的时间不多了。我这一生,能辅佐先帝和你,见证大景王朝的盛世,已经没有遗憾了。未来的路,还要靠你自己去走。你要记住,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守初心,以百姓为重,以国家为重。要继续推动‘工业革新’,加强海军建设,搞好外交关系,让大景王朝永远繁荣昌盛……”

太子握着林羽的手,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先生,您一定会好起来的!儿臣还需要您的教导,大景王朝还需要您的辅佐!”

林羽笑了笑,轻轻拍了拍太子的手:“傻孩子,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走之后,你要团结朝中大臣,信任那些有能力、有品德的官员,不要被小人蒙蔽。还要照顾好先帝,尽好孝道……”

话未说完,林羽的手突然垂了下来,眼睛缓缓闭上,再也没有了呼吸。

太子抱着林羽的身体,失声痛哭。消息传到宫中,新帝赵珩悲痛欲绝,下令辍朝三日,以国葬之礼安葬林羽,并追封林羽为“文忠王”,让其配享太庙,永远供奉。

林羽的去世,让整个大景王朝陷入了悲痛之中。百姓们自发地在街道两旁摆放祭品,悼念这位为国家和百姓操劳一生的好官;朝中的大臣们也纷纷写诗作文,缅怀林羽的功绩。

然而,悲伤过后,生活还要继续。太子赵瑾擦干眼泪,肩负起了林羽留下的重任。他按照林羽的遗愿,继续推动“工业革新”,加强海外贸易和海军建设,同时注重民生改善,让大景王朝的盛世得以延续。

林羽去世后的第二年,新帝赵珩因思念林羽,再加上年事已高,身体日渐衰弱,最终也驾崩了。太子赵瑾按照遗诏,顺利登基,改元“景和”,成为大景王朝的新一代君主。

赵瑾登基后,首先做的便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