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义拳馆的冬雾总带着股焦糖与炭火混合的暖香,世界武术根脉博物馆的玻璃穹顶在雾里泛着柔光,像颗被裹在棉花里的糖糕。李如龙站在“聚义树”下,看着非洲孩子用红绳把银杏叶串成帘,露比的妹妹踮着脚,把片最大的叶子挂在树顶,叶尖系着枚非洲红土捏的铜令牌仿制品,雾珠在上面凝成小小的彩虹。
“非洲孩子的‘认根之旅’明天就到!”沈浩举着接机牌从雾里钻出来,牌上用斯瓦希里语和中文写着“聚义家人,欢迎回家”,边缘缠着泰国藤条和德国黑啤瓶盖串成的装饰。“王教练带着队员们在博物馆大厅铺红毡,从门口一直铺到‘聚义树’下,说这叫‘红绳引路’,让孩子们踩着暖烘烘的毡子,就像踩着明善城的热炕头。”他往李如龙手里塞了张行程表,每个时段旁都画着个小糖糕,“老周特意标的,说练拳再累也不能耽误吃甜。”
暖房里,秦老头正对着铜镜系围巾,围巾是法国学员织的,毛线里混着非洲红土染的纤维,织出的太极图在灯光下忽明忽暗。“当年我去上海打比赛,师父给我系的围巾就是这花色,”老头拽了拽围巾角,金牙在镜面上映出个小亮点,“现在给非洲孩子当见面礼,说这是‘聚义的传家宝’。”他往李如龙怀里塞了个木盒,里面是十二枚铜令牌,每枚背面都刻着个生肖,“给每个孩子发一枚,说跟着生肖练拳,准能找到合自己脾气的招式。”
老周推着辆保温车进来,车厢里的蒸笼冒着白雾,糖糕做成了非洲动物的形状——狮子、大象、长颈鹿,每个动物的眼睛都是用德国黑巧克力做的,亮晶晶的像在眨。“给非洲孩子的‘见面糕’,”他往李如龙手里塞了只“狮子糖糕”,“特意加了明善城的灶心土,说吃了能接地气。”保温车底层藏着个特大号糖糕,上面用杏仁拼了行字:“来了就是自家人”,旁边摆着套迷你糖糕模具,是按每个非洲孩子的样子做的,露比妹妹的模具嘴角还沾着颗芝麻,像她总挂在脸上的糖渣。
体校的如虎抱着个巨大的礼盒进来,里面是套“声光太极靶”,靶心嵌着LEd灯,能根据出拳的力度变换颜色,还会播放各分馆的祝福语音——查猜的泰语“加油”、法国学员的中文“你真棒”、德国孩子的德语“坚持住”。“这是队员们熬夜改的,”如虎按了下开关,靶心立刻亮起暖黄的光,响起秦老头的声音“沉肩坠肘”,“王教练说让非洲孩子练拳时像被全世界鼓励着,比对着空靶有劲儿。”
王教练突然从外面冲进来,棉鞋上沾着雾水:“刚接到电话,非洲孩子的飞机提前到了!”他往李如龙兜里塞了面小旗,旗面是用各分馆的布料拼的,“举着这个去接机,保证他们在人群里一眼就能认出咱们。”他拍着胸脯保证,“今晚加练‘欢迎拳’,把太极的柔、泰拳的刚、非洲的劲都融进去,让孩子们下飞机就看到家的样子。”
查猜的视频电话打进来时,曼谷分馆正在给非洲孩子准备礼物——藤编的拳套,里面塞着椰壳做的护垫,阿颂的妈妈往每个拳套里放了块芒果糖,说“练拳累了就舔口甜”。“我爸说要视频连线表演‘藤靶弹糖糕’,”查猜举着颗糖对着镜头,“用‘鞭腿’把糖弹进屏幕里,说这样非洲孩子就能尝到曼谷的味。”阿颂举着件新做的练功服,背后绣着“聚义非洲”,衣角缝着片明善城的银杏叶,“我妈说这叫‘把家穿在身上’。”
法国学员们的视频挤在屏幕角落,巴黎分馆的壁炉里烧着明善城寄去的木料,学员们举着刚学做的“狮子糖糕”,用生硬的斯瓦希里语唱欢迎歌,跑调的旋律里混着秦老头教的拳诀“立身中正”,引得暖房里一片笑。有个金发姑娘举着幅画,画上的埃菲尔铁塔和非洲的猴面包树长在一起,树下的聚义分馆里,非洲孩子和法国学员正分吃块巨大的糖糕,说“这是没有边界的甜”。
中午的雾渐渐散了,阳光透过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