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北阳道国际码头施工现场,大宋帝国前不久召开的关于海贸问题重组专项会议宣布,海贸模式和体系进行重组,连带着整个东方共同体联盟成员国的体系也要进行二次重组,丽江地区也分配到一个国际码头名额正在施工建设当中。
朴文郎,丽江国资投资建设总工程师,丽江国际码头项目建筑部负责人,根据规划,丽江码头是按照标准的通用码头包括货仓等附属产业,也被带了起来。所谓的衍生产业系统,系统整合包括就地的船坞修理,保养和安置房,再加上还有附加产业系统也要入驻码头,所以工作还是比较便利和轻松的。
入港台已经建设完成,验收通过后就可以暂时封工,等国际码头项目完成之后再完全开放。朴文郎这次过来,主要检查的是码头的消防以及预备防护设备,帝国新政以来,大兴土木工程一方面要解决科技压力,另一方面也要创造就业,让普通人有饭吃,完成产业转型,所以帝国在江南时期通过关于加强消防保卫工作,各地消防队伍开始规范化,职业化和标准化工程,一方面大兴土木之后,各地基本都开始搞建设弄工程,所以安保和消防是很有必要。另一方面,要解决军队吃饭问题,尤其是帝国新政以来,新式军队要逐步进行改革和调整,所以退伍军人的吃饭问题将是一个大难题,刚好帝国需要建设职业的消防队伍。各地消防部门被集中整合进行集中培训,按老规矩,该淘汰淘汰该学习学习该处理处理。
丽江的职业消防队伍在此背景下也开始组建。第一批成员是丽江防走水的,后来又被派到帝国本土进修学习,组建了丽江职业消防队伍。随后,除了官方的之外,大型工程建设和施工方位也要组建专门的消防人员作为处置和管理工作。
除了标准的排水口之外,以及排水管道之外,相关的蓄水池储水设备安置和粪便安置以及处理工作也都是工程的重点工程之一,朴文郎这次过来就是视察相关工程以及施工期间的相关保障工作。这种级别的项目一般是官方企业承包核心项目其余的零散小项目包给民间单位,当然是有资质的。
入港台换一个名称叫做僚望台,是专门用来夜间船只入港和应对突发情况的,上面的配置比较齐纯,水泥打造有床沙发,还有一个望远镜和大旗帜。大旗帜是用来作为信号使用的,帝国的发报机还处于研究状态,所以通信手段几乎是比较原始的大旗帜,挥舞旗语作为与船只沟通的专用工具。上面的配置还是比较齐的,由于是24小时岗,所以是换班制楼梯用的是钢铁材料还是帝国最新开放的新式材料体系,价格也是昂贵的一批。当然,丽江官方还是买得起的,毕竟海贸可是很挣钱的生意。
扯远了,入港台共有七个,全部都是实打实的新最新一批开放的水泥制成的,毕竟是沿海港口,要是被台风搞问题,那就不是那么好玩了,不过稳定性还是可以的。七个入港台的工程验收通过项目负责人,审验人以及总负责人三人签字,复印三份,一份,项目监工方一份当地有关部门,还有一份是作为档案储存到档案部。
第二个工程就是引水口工程,说白了就是挖人工河,把船只转移到房屋内,然后进行保存和保修,职业保修会有专业的从业人员。
朴文朗巡一下工地之后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只是到安全工作一定要做好,工期是很充足的,不要赶,但质量也一定要有所保证。工地负责人一边连连点头,一边陪笑着说道:"朴总工,快到午饭时间了,要不您干脆到这吃一顿吧,我让厨房给您布置一道宴席,我们这地方是一线伙食,不怎么样,您将就着吃。"朴文郎戴着安全帽,对着图纸核对细节开口说道:"不用了,我也是一线起家的,今天中午和工人们一起吃饭吧,不用特地准备什么呃宴席,如果准备的话也不要浪费了,带他们几个去吃吧,账记下来,我从私账里面出。"
为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