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学院课程之理论课业(3 / 3)

南四大才子之后,先是通过情报系统将四人伪造成圣人,然后直接公布罪行。除唐兴一人,这家伙是真的牛,没查出一点黑手进入班子。然后通过造纸术印刷术奉新日报和江南地区打舆论战,顺便提一下一件趣事。奉兴日报之后,江南本土派也想办报纸,但是他们办的报纸和奉兴日报不同之处在于,报纸是关键文章,什么知乎所己老百姓哪听得懂,后来又发生了江南内部用报纸互接黑幕,俗称江南狗咬狗大战。

是第一波削番。随后,江南重地东江郡直接划出江南地区,为中央直辖郡通过江南运动又处置了一批。但是帝国本土的情况注定了不可能爆发革命,将乡绅土豪和江南派同根连根拔起,因此只能走缓冲政策。这个时候,乡绅面临三个选择,一是被查,除非你家里是真经得起查,不过这点说实话够呛,因为如果要查,即便没问也能搞出来。二交出传统的土地资源转向工业,我国工业体系建立的比较早,但是门槛,要求保证员工的养老时薪一日三餐属于有利有弊,普通人也开不起,因此才搞小作坊积极第三点其实是有些妥协的意味,允许切割带着浮产跑到海外,并且帝国会给你做背书,如果在海外做成产业本地势力,想要吃干抹净,帝国会出面周旋。

本质上来讲,帝国由于其本土特殊性,肯定不可能直接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把乡绅集团连根拔起,只能走迂回策略。转型做工业的其实是比较赚的,毕竟粮食还讲究个天时地利,但是工业第一批工业体系是水泥和盐业两个比较挣钱的行业。帝国大基建每年的水利量那是很高的,因此这一点客观上来说还赚了。不过对于某些资本家来说,那可能就是亏了。

对于海外派派的话,其实和本土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老一派由于是帝国本土出身,还有思乡之情,同时也需要帝国这个大旗,以免做成产业后被海外势力吃干抹净。帝国一贯原则是,只要你不在本土犯事,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如果遥控指挥国内局势,那对不起了。有几个不死心的窝居在附近的国家,想要通过旧有关系操控国内局势,被察觉后特殊部门紧急处置。

江南大案牵扯几方特殊势力,第一江南集团理事长徐文东。此人履历之怪,就连赵宇也搞不明白。明明是正儿八经科举出身的翰林院庶吉士却跑到江南集团任职,并且诡异的是,此人还和赵宇当政后查出的第一第一件案落马的户部尚书蔡子安有关联。

是陆家,陆家是帝国新政后主动转型的一批传统士绅,以海外派联络人,不过两人都死于非命,不过一个嘛,是谐音梗,一个是真的死了,大家懂的都懂。

江南大案之后,海外派与本土的联络完全归于官方,同时资产进行了清理重算,江南问题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