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4章 来自柱子的帮忙(2 / 3)

不足掌心大小,杯身绘有缠枝莲纹,青花色泽沉稳而富有层次,在灯光下隐隐透出一丝宝光。青山居士轻轻地将杯子放到桌上,发出一声轻微的碰撞声,随即抬头看向秦浩峰,示意他来鉴定。

秦浩峰的目光落在那高足杯上,瞳孔微微一缩。以他多年的经验,一眼便看出这杯子非同寻常。他不动声色地伸手将杯子拿起,指尖触碰到冰凉的瓷面,心中却是一震——这手感,分明是年代久远之物特有的温润。

他将杯子举到眼前,凑近灯光细细观察。杯底的款识虽然模糊,但那独特的“宣”字依然清晰可辨。秦浩峰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竟然是明宣德年间的青花高足杯!

结合之前青山居士所说的“祖辈传下来的”,以及这件器物的稀有程度,秦浩峰几乎可以肯定,刚才老人所说的很可能并非虚言。但他深知古玩行的水有多深,即便心中已有定论,面上依旧波澜不惊。

他来回翻转着杯子,目光在杯身的每一处纹路上流连,杯子敞口外撇,边缘呈现一种自然柔润的弧度,深腹内收,隐隐透出一种内敛含蓄的美感,而底部的喇叭形高足则将整件器物衬托得格外优雅,像是承载着千年的高贵气质。白胎细腻如羊脂玉般透亮,釉色青白交织,宛如清晨薄雾中的湖面,青花纹饰如轻轻流淌的墨韵,将淡雅与鲜艳完美结合,奇妙之间又勾勒出一种灵动的芳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细细观之,画工细腻到令人叹为观止,人物故事仿若跃然纸上,目光聚焦出生动表情,仿佛能听到他们的低语欢声。釉面润泽,好像凝聚着川流不息的山泉,每一道复刻的绘图都是匠人心血的凝铸,造型规整每一条线条都精确到足以媲美千年工艺。

内有款号刻印犹如皇家珍藏标记,篆体大名“大明宣德年制”,细看每一笔青花纹饰,绘功精细毫无瑕疵,将大自然的精灵关在杯上,小小的容器内即饱满且丰富,釉彩绚白,釉白滋润,宛若清光在指尖流转间幻变出无尽的层次。

整件器物造型稳健,让人不由得联想到一种精致的平和气度,纹饰繁复但不显杂乱,反而通过有序的排列展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艺术秩序,宛如皇家高贵气派在纷繁世间自成一派。杯子外表以青花绘制人物故事纹饰,一笔一画皆充满灵动之美,形象生动到几乎让人觉得这些人物可以从画中跃出,那栩栩如生的画面,哪怕细到人物的眉毛和衣褶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具有难以计量的收藏价值。

秦浩峰端详着这杯子,他曾与阳哥见过不少宣德年间的青花,只不过这杯子却让他们过目难忘,简直是一件惊艳绝伦的宝物。而旁边青山居士不动声色地关注着秦浩峰的表情,似笑非笑的神态掩盖着内心的暗自窃喜,尽管秦浩峰脸上显得很平静,但青山居士自那双认真审视杯子的眼神中已然看穿秦浩峰对高足杯的推崇,这份蓄势待发的贪婪几乎让青山居士确信,这年轻人一定会为此而动心。

这倒不能怪秦浩峰眼力不行,关键是青山居士这物件做得太真了——真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就算是陈阳亲自到场,也得瞪大了眼睛仔细端详半天,才能勉强看出些端倪。想当初青山居士为了练这一手,可是砸了不少真家伙,赔了不少钱,这才练就了一双化腐朽为神奇的双手。经他手出去的物件,别说秦浩峰这种半瓶子晃荡的水平,就连一些资深行家都得着了道。

就在秦浩峰对着手里的青花高足杯反复观摩,恨不得把眼珠子贴上去的时候,“咣当”一声,店门被人猛地推开了。来人正是柱子,他风风火火地冲进来,扯着嗓子喊道:“我说,来帮个忙,我收回来点物件,这次收……”

他后半句话硬生生卡在了喉咙里,因为他看到秦浩峰正一脸凝重地盯着手里的杯子,明显是遇到难题了。柱子立马反应过来,知道自己来的不是